- 范舒;孙浩;
通识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其课程构建直接影响师范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力.该文从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构建视角出发,探讨目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构建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促进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2025年08期 v.46;No.365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金萍;柏青;
应用型高校致力于培育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卓越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巩固理论知识、推动技能发展、激发创新思维、促进问题解决的关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创新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该文聚焦于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传统“大数据可视化”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为导向、教学模式缺乏实战性、考核机制单一等问题,深入研究并构建“迷你实习”模式的实践教学.该模式通过构建“项目驱动”的知识体系,打破传统以知识点为导向教学的局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搭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促进校企深度协同,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设计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全面、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迷你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贴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与经验借鉴.
2025年08期 v.46;No.365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丽威;马靖煜;于淼;牛冬平;姜秀;刘伟;
跨学科实践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入探讨跨学科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凝练跨学科实践主题的关键点在于强调综合性、注重实践性、提倡开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落实跨学科实践的主要路径即超越学科、关联现实、多维评价三个方面.
2025年08期 v.46;No.365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宇;王英钰;
该研究以“建筑空间名作分析”课程为例,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构建了“三阶段六目标”的课题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过程分解为三个递进阶段:在“前期调研”阶段,学生通过文献研读与模型制作,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切身感受以达成对设计本体的“了解与理解”;在“分析体验”阶段,学生借助数字化图解与深度研讨,实现对空间内涵的“应用与分析”;在“综合评价”阶段,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与公开策展,完成对学习成果的“综合与评价”.这六个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从基础认知迈向高阶思维.研究探索出综合素养为导向的能力塑造、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情境整合、以社会链接为目标的成果共享三条实践路径,以期推动“技能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型,并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365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琳添;王蕾;张天柱;张辉;
目的:深度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健康福祉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中应用的优势,同时剖析其在伦理道德、数据安全等层面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结合健康福祉类专业特色,探索将GAI应用于健康福祉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并在教学测评环节中加以实施,使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方法:采用学校督导组人工线下评价与分析(权重40%)、GAI教师线上互评与分析(权重40%)、GAI学生线上测评与分析(权重20%)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角色的权重分配计算评价结果 .结果:学校督导组人工线下评价、GAI教师线上互评、GAI学生线上测评的分析结果高度一致,GAI线上评价统计时效较线下人工计算提高90%以上,教师与学生参与度大幅提高.结论:GAI技术丰富了教育的教学介质,扩充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场景,同时也是OBE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有效贯彻执行的重要评价手段,将GAI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并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365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翔;陈纭;吴县;余欢;朱丽丽;
临床药理学作为连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药人才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O-AMAS教学模型,通过五步法系统优化教学过程:(1)目标(Objective):制定多维度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及职业素养培养,明确微观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激发(Activation):采用案例导入、视频演示及情境模拟等方法快速激活学生状态,结合临床真实场景增强代入感;(3)多元化学习(Multi-learning):整合翻转课堂、情景模拟及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实验操作(如血药浓度监测)和数字化资源(微课、慕课)提升实践与理论结合能力;(4)有效测评(Assessment):构建过程性评估(课堂参与、案例分析)与终结性评估(综合项目、执业考试模拟)相结合的体系,及时反馈学习效果;(5)总结(Summary):通过师生互动回顾重点,辅以反思性学习任务(如学习心得撰写、实践应用报告),强化知识内化.研究结果显示,O-AMAS教学模型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及实践技能,学生在药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提升教学满意度较高.该模式为临床药理学教学提供了可推广的框架,有助于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胜任力的药学人才.
2025年08期 v.46;No.365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