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杰;王艳霞;段昕彤;
该文主要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年代教师的职业理解与愿景研究,侧重分析了60后、70后和80后高校教师的职业理解和愿景的差异,并深入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年代的教师职业理解和愿景的比较,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着手,提出了利于教师深刻理解自身职业并顺利实现个人职业愿景的有效建议.
2025年06期 v.46;No.363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魏艳华;王丙参;张凡弟;
以人均GDP度量经济水平并将其离散化为状态,基于空间相邻矩阵建立空间马氏链模型,探讨我国经济水平状态的转移规律,以及周围环境对转移规律的影响,丰富了马氏链教学案例.基于R语言给出马氏链建模的关键代码,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实际问题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也为相关经济学研究提供借鉴.
2025年06期 v.46;No.363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乐天;
以科学家精神与文化自信为底色,吉林大学“光谱分析”课程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光谱学先驱突破技术封锁、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和创新应用案例,架构起“科学史实—国家需求—文化使命”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提炼出“自主创新、薪火相传”的思政内核,将其赋能学科知识,形成“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为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育人逻辑与案例整合,提供可复制范式路径.
2025年06期 v.46;No.363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屈苏平;宫昊;
在新工科建设对高质量应用型光电信息人才的培养需求下,该文基于光电物理基础知识要素,从光电物理基础的内容、模块化数字资源建设、目标达成度和与后续课程的关联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光电信息专业知识构建.实践表明,通过对光电信息专业个体样本的分析,能够验证建设数字化物理基础的必要性.
2025年06期 v.46;No.363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蒋龙云;
传统的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多局限于实验室场景,且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受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限制,难以开展创新性实验进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课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来实现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的教学改革,并以三相对称电路的分析为例详细阐述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其优点.实践结果表明,通过Simulink辅助实验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化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5年06期 v.46;No.363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李静;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翻译技巧训练不足,以及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等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理念,构建并实施了一种融合智能评审与个性化推荐机制的大学英语翻译辅助教学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智能作业批改、错题归类、翻译练习推荐等功能,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翻译能力.实验显示,辅助模式下学生翻译作业的平均得分较传统模式提升9.2分,教学内容好评率提升至80%以上.辅助模式下学生对教学方法、翻译技巧、师资力量的好评率均比传统模式有所增加.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新质生产力理念引领下,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智能配置,提升教学服务质量,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该研究所提模式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路径与理论支撑.
2025年06期 v.46;No.363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